I am a college dropout, but I was exposed to computers earlier than my peers. I taught myself simple programming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and I was addicted to computer technology. My technology blog was written from the age of 17, during which I used typecho as a blogging system, but there were some security issues with dynamic websites, which led us to change to a static blogging system, and part of the blog data was lost, and now the blog content from 2020 to now.
我是一个大学退学生,我对应试教育极其反感,并且还是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你必须听老师的话不能反驳老师!我是一个不能忍的人,学校的教育那么烂,那么多学生居然不知道去提意见和批判,我比较欣赏 王垠 这样有批判精神的大神,和比较认同 耳朵耗子 的观点,作为一个程序员不要用百度这种垃圾搜索引擎,并且国内出版社为什么出那么多烂书?另外国内这种环境也会影响很多真正的人,例如这个博客作者 教小白精通编程 和 学校不是学习的好地方。
- 作为 Z 时代上小学就接触了:学习机、点读机、PSP、互联网,我从小就有很多遥控电子玩具,例如遥控直升飞机,遥控汽车等等,我经常动手拆卸玩具里面电动马达来自娱自乐。
- 2011 - 2012 年时购入第一台智能机和个人电脑。
- 2013 年的时候打游戏接触到外挂,开始研究外挂和自学了易语言,制作勒索病毒锁别人电脑,解锁让他们给我充 QB 。
- 2014 年 Android 大火,学习了 E4A 开发 App ,开发很多小软件,例如:短信轰炸机 、 CFM 手游换道具皮肤软件。
- 2015 年上高中和私立大学,预科就读计算机专业,当时我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国内学校学校基础知识然后再申请日本的留学方案,在日本毕业之后,要在日本企业工作一年回国;当时年纪小觉得在父母身边好一点,就选择上海一家私立学校,我们班全国各大招生的来上海,非常好体验比应式教育好,全部同学都很厉害,辅导员管不过来。
- 2016 - 2017 年过着无忧无虑大学生活,一天还没有 4 节课,我们当时只有 5 门课,计算机基础和外语 、数学 、文学 、历史 ,大部分都是使用学校引入的自定义教程。下课之后回到宿舍开始研究 Linux 系统和 Kali Linux 网络安全,已经会在各大 MOOC 平台学习了;还做了一把群众演员,当时电视剧 《亲爱的翻译官》 在我们学校取景拍摄。
- 2017 - 2018 学校专业没有招到对应人数不开班了,被学校院长强制要求转专业到国际商务,之后上了半年的国际商务课选择退学了,在其期间辅导员求我帮忙做 PPT 并且请问吃饭,由于我比较宅我没有答应和他一起去外面吃,最后他打包好送给我吃,并且在班会上表扬了我,我此时对我技术心理有一些膨胀,鼠标坏了跑来找我重新安装系统,我对此很无语。之后上了半年的国际商务课并且对当前学校教育不满退学(肄业)。去了外面的兴趣班了 Java 语言,其实当时我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远超同龄人,当时我是我们班年纪第二小的同学,我们班上有已经工作好几年了想通过培训转行的成年人。而我当时完全是凭着对计算机的热爱,坚持来学习 Java 进行专业性编程工作,企业的老师带着我们做一个一个 Java 项目,《飞机大战》、《坦克大战》、《企业人员管理系统》、《电商供应链管理系统》,大家这么多人一起协作完成,当时我们所有的代码版本管理工具是 SVN ,现在来看确实有一点老土了。因为我爸妈在闵行华师大工作,闵行华师大和上海交大都在闵大荒,所以这段时间和大学生活有着明显差距就是每天要早起和晚睡,每天早上我要座公交车上海的 958 路,从老闵行交大坐到徐汇交大的广元西路和华山路学习中心就在那附近;晚上我们有晚自习,20 点钟因为没有公交车了,坐地铁 1 号线到上海南站,然后转公交车 729 路回老闵行,这个过程体验到了上海的早高峰和晚高峰人挤人的场景。之前上学的学校在我放学回家线路上,有时候做公交车还能遇到以前的同学,顺便到宿舍里面去嘲讽一波他们只会打 LOL ,而我已经会 Java 了,最后我成功通过软考,获得工信部职业资格证书。
- 2018 - 2019 年做了一年独立开发者,2018 年待在家里打了一年游戏吃鸡和平时在 Youtube 上刷一些计算机教学视频自学,期间还泡一下产品交流群,交了不少网上亲戚朋友,还和大厂产品小姐姐认识,也就是反复使用的它们的产品,然后写评测报告或者优化建议,期间还收到了她们送过来的礼物还有 QB 等福利。2019 年顺便学了车买了第一台车;另外 2019 下半年我出去亲戚家酒店打了几个月工,就和司机去浦东机场接机帮客人提提行李然后带到酒店,有时候还要帮忙厨师端端盘子,遇到不少的老外,和形形色色的人,很无聊的工作,要和不是一个同年龄段的人配合完成工作。在此期间业余还是关注技术发展,大部分时间还帮助很多大学生做毕业设计,300 - 800 不等,大部分都是一些 CRUD 项目,但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编码水平和能通过代码挣一点零花钱,我其实很鄙视这种买毕业设计的人,其实这些原因估计大部分学校也学不到什么技术,而且很多人也是在大学的时候学习写代码,我可以理解,但是买毕业设计和课程作业项目这种行为我是不推荐的。
- 2020 - 2023 年,我选择重新回去上大学了,说白了就是混个文凭而已,2020 年泡在开源社区里面,因为疫情远程开发模式,开源本来就是这样的,通过互联网分布式开放式开发模式,贡献了不少的开源项目,可以在我的 GitHub 主页上查看。我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布式系统和 PL 还有多语言虚拟机方向,在此期间我收到了来自 Shopee 、ByteDance 、还有一些做 Static Analysis 其他的公司招聘邀请但是都被我拒绝了,期间还有一两家出版社找我商量出版技术图书的事宜,也被我拒绝,我目前没有打算出版图书计划,目前技术写作完全个人作为好技术不如烂键盘的想法,技术写作可以协助你思考,帮助你有深度的思考,技术博客只是技术积累,如果要出技术图书的话我更愿意的是在国外的出版社 Manning 或者 Oreilly 发行,而不是国内的出版社也就在大陆这块地区玩玩了。
我的技术其实都是算自学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计算机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不变也就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变动大的都是上层的应用技术。我使用的技术栈有很多,前端的必备的 JavaScript 、CSS 、HTML 和上古的 JQuery DOM 操作库、Bootstrap UI 框架,现在 JS 全栈工程师流行还是得益于 Node.js 、Electron 、 React Native 的出现,当然现在有一个更厉害的项目叫 GraalVM 多语言虚拟机;另外移动端写过几个的 Kotlin 和 Dart 、说是 Dart 本质上还是使用 Flutter 这种 UI 框架做组件拼装。后端是目前最擅长的领域 JavaEE 现在应该叫 Jakarta 了,早期使用的 Servlet 、JSP 、JDBC 后面换成了 Spring 、SpringMVC 、SpringBoot 加模版引擎的方式开发 Thymeleaf ,数据持久层 Mybatis 、Spring JPA 框架;另外 Go 也经常使用编写一些开源软件项目,Go 的流行得益于 Cloud Native 的发展,Go 入门简单但是深入要研究底层 runtime 和它的 IO 模型;Rust 我也玩写过一些工具,大部分都是编写一些命令行的工具,Rust 由于它的特殊内存管理方式,不是搞嵌入式的开发的没有必要学习,当然这里有人会问了 Rust 不是很热吗?这门语言很难遇到的问题不用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问题吗?而且国内某菊花厂不是基金会成员吗?所以肯定带头吹一下吗?你如果无脑子那就跟着国内几个沙雕布道师一起吹吧。如果有人问我学哪门语言的话?我还是推荐 Java !轮子多,生态也好,并且 Java 不限于后端还是移动端还有嵌入式市场,不要看国内哪些垃圾媒体的文章,多科学上网看国外最新的资料和新闻。
还有如果读者你是一个高中生,准备考大学学习 CS 专业,如果家里有经济条件我还是建议直接去国外上 CS 专业,能留在发达国家就留在发达国家,不要问我为什么?在国内下载一个 eclipse 和 jdk 都需要加速,你还写个屁程序。一些朋友准备不通过高考去参加 SAT 考试,国内高考太卷了,而且不是几个顶级头部几个学校,很多学校的 C 教材还是用的 C 语言之父
潭浩强
所写的,当然这里只有内行人能听得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另外如果未来有机会我将计划去一个英语系的国家,例如:新西兰 、美国、新加坡,我可不太想待在大陆,我讨厌的地方,如果有经济条件我想在 40 岁左右移民到新西兰或者美国,因人而异;人类发展规律是农村往二线城市跑,二线城市往一线跑,一线往发到国家跑,到了发达国家像 Elon Musk 又想往火星上跑,只有极少脑子有坑的往缅甸跑的。
为何维护这个站点?这个站点只是我一个个人技术博客来使用,方便我的技术文章能被搜索引擎爬取,相比微信公众号文章只能在微信生态里传播,独立站点好处有很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帖子被删除或者被和谐,最多大陆地区不能正常访问我博客 IP 和 域名,当然我博客不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更多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科技相关的。如果有一天我去世,我想这个博客可以证明我在这个世界上来过,或者自己年老时可以来看看自己曾经年轻的时候写的文章。我有一点桀骜不驯,我喜欢 Oracle 老板说的话:别活在别人的梦想里。
我目前主要从事独立开发者和技术项目外包,并且兼职开源项目的维护者和开源布道师相关的技术写作工作,另外我还支持技术相关咨询服务,有相关的问题可以在本博客中找到我联系方式联系我。
3 条评论
大致看了一遍,感觉博主的经历挺丰富的,感觉我们在某些方面或许想法是一致的
谢谢,方便加一个微信吗?
可以的,微信号 ID 和 GitHub 一样